商学院分党校2025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课顺利举行

文章来源:商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浏览次数:29


为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深刻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方向,明晰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与实践路径,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中,20251030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漪教授以“解读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”为主题,在三教122教室为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专题授课。本次培训由商学院党建服务中心马奕卓同学主持,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参训。



全体学员齐唱《国际歌》,在庄严的旋律中,本次学习培训正式拉开帷幕。

培训伊始,朱漪教授首先围绕“十五五”的“基本定位”与“重要地位”,以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”作喻,强调规划的核心在于“夯实基础,全面发力”——既要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,又要以昂扬斗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他特别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,是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,其政策部署不仅要接续“十四五”发展成果,还要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冲击和国际规则调整的挑战,每一项政策都将影响国家长期发展大局。因此同学们要学会从“国家大局”这个角度看问题,真正读懂规划背后的战略考量。



在解读规划的“着眼点”与“着力点”时,朱漪教授系统梳理了两大核心方向:一方面要跟着国家战略走,以党的二十大“两步走”战略为指引,把科教兴国、创新驱动这些“大战略”落到实处,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;另一方面要盯着发展难题改,聚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补短板强弱项,针对人口老龄化、核心技术依赖、区域发展差距等突出问题,用“国内国际双循环”的思路破局——既立足自身力量基点,扎稳“基本盘”;又统筹全球资源,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格局。

谈及规划的“根本目标”与“具体目标”,朱漪教授从战略导向与民生导向双重视角,重点强调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”既要前瞻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、布局新质生产力,又要以“造福人民”为价值取向,在发展中保障民生、推进共同富裕。他结合“经济增长保持合理区间”、“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”、“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”等具体目标告诉学员们:“十五五”发展不只是看速度,更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。当前我们正面临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有效需求不足”等问题,为解决这些问题,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,这正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体现。



“主题与突出任务”板块,朱漪教授明确“高质量发展”是贯穿“十五五”的核心主题,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。他详细阐述了三大重点部署: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加强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让科技真正赋能产业;二是壮大实体经济根基,通过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、未来产业布局,筑牢产业体系“基本盘”;三是推进全面绿色转型,构建新型能源体系,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,让发展既具“速度”,更有“温度”。

针对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这一首位战略任务,朱漪教授用数据与实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重要性:我国制造业、建筑业、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吸纳就业超 4 亿人,占全国就业总量的53%,是维护社会稳定的“压舱石”;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 15 年全球第一,门类齐全的优势成为抵御外部风险的“底气”。他进一步解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四条路径:“固本升级”推动传统产业提质,“创新育新”培育新兴与未来产业,“扩容提质”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、农业深度融合,“强基增效”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

本次授课既有对国家战略的深度解读,也有对青年担当的殷切期许。朱漪教授在课程尾声期望道: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落地离不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参与,尤其需要青年群体以“主角”姿态投身实践——既要关注前沿科技动态,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为突破核心技术、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;也要立足自身岗位,在学业科研、社会服务中践行“实干为要”的理念,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洪流。

课后,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学习不仅系统掌握了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核心要义,更明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方向。未来将以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信念为指引,把对规划的理解转化为具体行动,在学习中锤炼本领,在实践中担当使命,争取早日成为合格党员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、实现“十五五”发展目标注入青春动能。

 

信息门户

http://i1.gench.edu.cn


登录名为工号或者学号,初始密码为用户的身份证号

后六位(无法登录联系信息化办公室)。


* 技术支持电话:021-58137901